“我们现在经营比较稳定,老员工和新投资人合作融洽,陆续和多所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感谢法院的帮助。”5月6日,在谈到企业现状时,莆田某研学旅行公司负责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受行业发展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涉金融风险、职工安置等问题。莆田市两级法院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救治,完善破产重整机制,挽救危困企业,助力企业重整,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了精准司法服务,有效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优双赢”。
多方位审查 实现精准识别
莆田某研学旅行公司,系莆田首家大型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企业。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该公司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处于营收下滑、利润亏损状态,最终爆发债务危机。
2021年起,陆续有债权人起诉该公司,多个案件经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2023年7月,债权人申请将该公司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
收到执转破申请后,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对照再生企业识别指南和画像,发现该研学旅行公司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且主要经营性资产保留完整,具备继续经营条件。综合多方情况,执行局及时将案件移送“执转破”合议庭,启动破产保护预案。
2023年9月,管理人在全国破产企业重整信息网上刊登公告,依法公开招募投资人,并根据债权人会议通过的选任规则确定重整投资人。
2023年11月,重整计划草案分别由职工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表决高票通过。2023年12月,城厢法院裁定批准该研学旅行公司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
通过破产重整,该公司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企业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精神面貌都有了质的改变,企业的品质和形象也得到极大提升。
“我们落实‘执破直通’机制,对于‘执转破’案件通过执行信息资源共享,详细了解被移送破产企业情况,并通过参考第三方意见以及‘预重整’情况,精准识别破产企业重整价值和可行性。”莆田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流程联动 实现精准对接
莆田法院还通过府院联动“组合拳”,与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精准对接,不断优化企业重整过程中的资产查询处置、税费申报与清偿、金融协调、信用修复等关键环节,为重整工作增便利。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某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债权人会议
2022年,莆田另一家公司重整案,债务规模巨大、涉职工人数众多。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理人后,全力做好重整前期工作,多次与公司、管理人沟通,指导管理人开展资产调查、委托评估、债权审查、偿债能力测算,全面掌握资产、债权债务、职工等情况,为债权人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好准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法院指导管理人、公司和该公司所属的集团公司开展重整计划草案的制作和论证,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动员财产担保债权人放弃现金清偿,一并予以债转股,担保财产作为公司的经营资产,继续用于企业的后续生产经营,有效保障重整后的企业价值。
2022年3月25日,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因准备充分、沟通细致,本案创造了莆田市破产案件债权人到会率、投票率、赞成率历史最高记录。
2022年3月31日,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该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终止重整程序。
“从立案到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间不足3个月,法院在克服疫情造成的种种困难之下通过重整计划草案。通过重整,我们普通债权人的债权清偿率从29.96%提高到70%以上,助力当年开门红。”该公司一位债权人回想起2年前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重整帮助其实现债权,还心存感激。
规范化审理 实现精准救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精准识别和有效救助危困企业,莆田两级法院构建再生企业识别指南、绘制再生企业画像、庭前引导协调及投资人试生产等重整价值精准识别机制,引导企业尽早把握挽救时机,提高企业适用破除重整程序的精确度,充分释放破产重整的程序价值。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重整价值精准识别机制,依法拯救陷入财务困境但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是莆田法院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司法作为和司法担当。
近年来,莆田两级法院严格规范重整案件中的工作要求和程序衔接,坚持“因企施策”“因案制宜”。根据重整企业的不同情况指导管理人不断完善并促进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这种巧用重整机制,通过“三个精准”的方式,最大限度压缩了危困企业的重整时间,提高了破产重整成功率,回应了企业的法治期盼。法院在受理前多方位审查企业的重整价值和可能,并推行重整工作制度化,通过引入重整资金、债转股、分期偿债等方式,让重整企业有序清偿债务、恢复经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复工复产。
2021年来已审结2件债权债务规模超过40亿元的破产重整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约6个月,实现了司法服务的高效便捷。